三國中馬謖和韓信的區別
“背水一戰”和“失街亭”是史上很有名的兩個戰例,前者勝,成就瞭軍事史上的神話;後者敗,又成為“紙上談兵”的一個活註解。怎麼會這樣?
兩者在戰術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將自己的軍隊置於絕地和死地,然後以期取勝。公元前204年,韓信在井陘口背水設兵,大勝趙兵,活捉趙王。他解釋瞭自己的戰術意圖:“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具體而言就是:“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不放在絕境上,大傢就不會為自己的生存而奮力作戰,如果都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段,沒有危機感,幹脆就跑人瞭馬謖在街亭,違背諸葛亮的軍令,舍棄水源,上山駐紮,卻不據守戰略要道上的城池。《三國演義》上說他此舉的目的是:“孫子雲: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這番話史書沒有記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馬謖是將軍隊駐紮在絕地上馬謖在死地駐軍,似乎出於和韓信一樣的動機:制造團隊的危機感,然後激發戰鬥意志。但為什麼沒有出現大傢為求生而拼死作戰的局面呢?為什麼最終還被張頜截斷取水路徑,大敗虧輸,將士們潰散呢?韓信所處的年代,是一個對戰俘很殘酷的年代。秦國打仗,動不動就斬首數萬,白起沉數萬戰俘於河中,又坑殺幾十萬趙兵,後來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在那個時代,投降很可能是死路一條,想要活命,就要拼命,因此“背水一戰”是可行的而在馬謖的時代,除瞭董卓,罕有大批屠殺戰俘的記錄,投降是有活路的,例如曹操的幾十萬青州兵都是降兵。而指揮官把部下放在死地就顯得很不適宜瞭,在拼死求生和投降求生之間選擇,後者更可行,於是,馬謖的士卒“離散”置之死地而後生,制造一定程度的危機感,激發鬥志,固然是好戰略,但也要看具體環境。成韓信,不易;成馬謖,卻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