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男神自古套路深!我們該怎麼欣賞趙孟頫的“士夫畫”
忽必烈私自召開的忽裡勒臺大會,得位不正是直接原因。
但是更根本的原因是,代表傾向定居區域和傾向草原區域的兩派蒙古貴族不和。
草原蒙古VS中原蒙古。
根據幼子守灶的傳統,蒙哥安排阿裡不哥鎮守蒙古草原的首都哈拉和林,管理帝國的中央。
忽必烈被任命是漠南與漢地的“總督”,在管理華北方面,任用瞭大量漢人幕僚和儒士。
忽必烈面對富裕文明的漢地,內心向往,他除瞭想當蒙古大汗外,更想成為中國皇帝。阿裡不哥是極力反對忽必烈的漢化政策。
按照兩人的支持率,如果在草原召開大會,阿裡不哥是更有機會成為合法的大汗。但是擁兵自重的忽必烈率先兵變,“黃袍加身”,他私自召開的忽裡勒臺是沒有合法性的,隻有遠在波斯的旭烈兀擁護承認忽必烈是蒙古大汗。
出現兩位蒙古大汗,唯一的辦法隻有用武力分勝負。結果是更強武力的忽必烈打敗更高支持率的阿裡不哥。
在東歐的金賬汗國早在術赤時期就已經有分離的傾向,皈依伊斯蘭教的金賬汗別兒哥對伊爾汗國的旭烈兀私自處理阿拔斯王朝的哈裡發非常不滿,兩人分別支持阿裡不哥與忽必烈,還有最主要的是阿塞拜疆的領土爭議,兩國在高加索發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