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如何從一個貧困的少年成長為一代大儒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中國第一個漢奸,第一次使用細菌戰,毒死霍去病!
匡衡是中國西漢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時候逃避借光的故事流傳瞭兩千多年,直到現在還是人們用來勸人學習的經典,而且他從小就飽讀詩書,尤其是對於《詩經》中詩句的含義非常喜歡研究,所以受到瞭當時很多人的稱贊,曾經和蕭望之、梁賀等人一起辯論,因此被推舉為官。
匡衡畫像
匡衡剛做官的時候隻是一個普通的文筆官員,但是也幹得非常出色,受到瞭很多人的稱贊,甚至被人稱為“才智有餘,經學絕倫。”可見匡衡對於經學的研究確實已經非常深入瞭。之後等到漢元帝繼位之後,匡衡因為表現出色,被封為郎中,後來更是讓匡衡在大殿之中為那些個官員講解《詩經》因此被封為丞相,匡衡就靠著自己對於經學的理解居然達到瞭古代為官的巔峰。
當時已經是西漢後期,走下坡路的時候,各種矛盾問題層出不窮,而且自然災害也比較嚴重,甚至產生瞭“日食、地震”,在古代這可是一個非常不吉利的現象,而且在當時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算是深入人心,所以漢元帝非常恐慌,急忙詢問文武百官,應該如何才能消弭上蒼的怒火,匡衡也是一個有才的人,更具當時的社會環境,上書勸告元帝應該倡導節儉,親近忠良,選拔人才等等,還主張以禮治國,這其中不少政策都正中要害,因此深受元帝的信任,對於當時的朝政產生瞭不小的正面影響,但是後來因為匡衡多占瞭幾百畝的封地,加上他的兒子不給力仗著父親為官,酒後殺人,所以匡衡不得不辭職,被免職後,匡衡沒有顏面再回傢鄉,死在瞭匡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