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書法: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宋朝第一大傢賊, 為支援王安石出賣自己傢人!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傢,畫傢,書畫理論傢。初名黻,後改名為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故又有“米元章”、“米襄陽”、“米海嶽”之稱。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以行、草最為擅長,為“宋四傢”之一。其書法結字緊峭,筆畫挺拔剛健,瀟散奔放,又嚴守法度,自謂“刷字”,蘇東坡贊其“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
米芾《竹前槐後詩帖》,亦稱《致希聲吾英友尺牘》、《非才當劇帖》。行書。紙本。信札及七絕詩各一。約書於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縱29.5厘米,橫31.5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米芾·竹前槐後詩帖》是歷代法書墨跡高清巨圖系列之一。
米芾“集千傢米,煮一鍋飯”的集古字大成者
米芾又不是純粹的集古字,在臨摹上米芾強調不與人同。《自敘帖》中說:“古人書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則奴書也”。他崇尚古人的創新精神,所以在臨摹中他也不囿古帖,膽敢獨造。
【釋文】芾非才當劇。咫尺音敬缺然。比想慶侍。為道增勝。小詩因以奉寄。希聲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後午陰[環]繁。壺領華胥屢往還。雅興欲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