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戰爭:李鴻章與伊藤博文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光緒不和隆裕皇後圓房的原因竟是這樣的

在梁啟超所作的《李鴻章傳》中,其言及甲午之戰時有雲:“若以中國之失政而盡歸於李鴻章一人,李鴻章一人不足惜,而彼執政誤國之樞臣,反得有所諉以辭斧鉞,而我四萬萬人放棄國民之責任者,亦且不復自知其罪也。西報有論者,曰日本非與中國戰,實與李鴻章一人戰耳。其言雖稍過,然亦近之”。梁啟超不同意將甲午戰敗的全部責任歸於李鴻章,引申強調中日兩國間的戰爭,就中方而言,簡直就是李鴻章以一人敵一國。或許,李鴻章並沒有西方論者、梁啟超所說的那樣高大,但就戰後馬關議和場上所表現出的種種來看,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著實是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兩個人之間的較量。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打瞭幾十年交道。1901年,李鴻章於《辛醜條約》簽訂後病逝;1909年10月,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義士安重根刺殺身亡。兩位年齡相差近三十歲的人物,竟然都沒有邁過20世紀的頭一個十年。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東亞政壇上的這兩顆明星的隕落,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而馬關議和,就成為瞭兩人一生中最後的激烈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