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新政”為何會夭折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相遇 | 王維與李公麟的今生前世
景祐二年1035)二月,知兗州范諷被人彈劾,李迪、呂夷簡奉宋仁宗之命處理此案,然而呂夷簡卻暗奏宋仁宗,說李迪黨庇范諷。沒想到宋仁宗不分青紅皂白,直接罷免瞭李迪的相職之位,樞密使王曾和呂夷簡同相,事實上,由呂夷簡獨攬大權。呂夷簡竭力奉承宋仁宗天下大治的太平心理,極意粉飾,一味迎合,使宋王朝更陷人日益加重的統治危機之中。
親政後的宋仁宗,效法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做法,廣開仕路,每屆科舉人取名額竟多達上千人。也是從這時起,“殿試不黜落”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規矩。由於取士人數的日益增多,恩蔭無節,再加上外戚、內臣之類,進無輟止,使得本就多官多吏的局面日趨嚴重。
在和西夏的交戰中,屢屢戰敗的宋軍,所任的邊將卻越來越多。為備遼禦夏,又不停地擴充軍隊,讓軍員比真宗時的40萬,猛增瞭一倍多。因此,憂國憂民的朝野之士越來越為國傢的興亡、宋王朝的前途而擔心,他們紛紛上書,強烈要求變革圖強。其中的突出人物就是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