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子騫路:那些悠遠的孝行芬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正如杜甫所言,濟南湧現瞭數不清的名士豪傑,閔子騫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一代先賢閔子騫,留給濟南人更多的是世代口耳相傳的孝行佳話,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閔子騫路,因其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厚重的人文沉淀,為濟南人津津樂道。
閔子騫路南起解放路,北接洪樓南路。南北長不足三裡,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內陸路”。路兩旁的法國梧桐鬱鬱蔥蔥,雖位於鬧市,除上下班時間,卻無人聲鼎沸車馬喧囂之擾,大多數時間整條街道算是非常幽靜的。
閔子騫路北端百花公園附近坐落著閔子騫墓,相傳為北宋年間所建。和朋友探尋閔子騫墓時,天色已暗,透過門縫望去,墳塚間草木茂盛,鬱鬱蒼蒼,深沉肅穆,靜謐得讓人心生遐想,那份孝行之美仿佛流轉千年。
閔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贊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閔子騫排在第三,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賢人物。
關於閔子騫,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單衣順親”和“鞭打蘆花”的故事。宋朝《說苑》裡收入的《閔子騫單衣記》裡說:閔子騫小時候,後母待他不好,冬天做棉衣,給兩個親生兒子用棉花做襯,而給閔子騫卻用不能禦寒的蘆花。閔子騫終日凍得打寒戰。有一次,閔子騫駕車送父親外出,因寒冷凍僵瞭雙手,屢次把拉車的皮帶掉在地上,被父親呵斥鞭打,結果衣破露出蘆花。其父猛然省悟,回傢想休妻,閔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哀求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規勸父親不要休繼母,而拋下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父親見兒子如此知禮,就放棄瞭休妻的念頭。繼母也非常感動,從此以後,對待閔子騫如同己子,全傢和睦。有詩贊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