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漢奸汪精衛死後用混凝土灌註墳墓,還敢留下絕筆為自己辯白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在中國的抗戰史上,漢奸這個稱謂,汪精衛敢認第二,絕對沒有人有資格爭當第一。但歷史之談,自然要公正合理。汪精衛其人,也是有過正義的時候的。他在辛亥革命中的種種表現,為瞭給孫中山爭取機會,他舍生忘死刺殺清廷頭號人物攝政王載灃等事跡,都說明汪精衛在早期都是個值得表揚的革命義士。在刺殺行動暴露,汪精衛不幸被捕的時候,他曾做瞭自己的第一首絕命詩。那是的汪精衛,是多麼的英雄氣概。“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但是,人是會變的,他先是發動七一五政變,和蔣介石爭權奪利,九一八後,又在全國人民的共同聲討中再次和蔣介石合作,然而他並不滿足於鬥不過蔣介石的現實,最終向侵略者打出白旗,在南京成立瞭汪偽政府。如果說他和蔣介石對抗屬於政治鬥爭情有可原,當他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把抗戰史上頭號漢奸這個遺臭萬年的惡名坐實瞭。
汪精衛的那個偽政府主席做瞭七年,這七年時間裡,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兒,都被中國人民定義為漢奸行為,大罵特罵。1944年11月,這個先是大義又是大奸的汪精衛於日本名古屋因病去世。但是在汪去世之後,他的妻子陳碧君卻在做著艱難的決定。對一個傳統的中國人而言,落葉歸根是一種歷來就有的習俗。汪精衛雖然死瞭,而且是客死異鄉,但是他也想回來。可陳碧君擔心的室,以汪精衛第一大漢奸的身份,他回到中國能有什麼好的結果嗎?日後抗日戰爭取得勝利,老百姓能容得瞭他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像汪精衛這種人,難免要被國人毀墓,鞭屍,唾罵千古。陳碧君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