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楊銳對話茅盾文學獎:中國當代文學就是人民共和國的文學
【8月16日,有著“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項”之稱的茅盾文學獎公佈瞭最終評選結果,包括作傢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在內的5部作品獲獎。6月23日,CCTV-NEWS《dialogue》欄目對張旭東教授就茅盾文學獎與中國文學話題進行訪談,觀察者網獨傢翻譯,以饗讀者。】
楊銳:歡迎收看《對話》。不久前,中國作傢協會公佈瞭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長名單。每四年評選一次的茅盾文學獎旨在鼓勵對中國小說寫作有重大貢獻的作傢。本次大獎將花落誰傢,人們在翹首以盼的同時,也展開瞭對中國當代文學發展的討論。今天的嚴肅文學是否已被邊緣化?當代作傢的成就是否能和五四時期的現代文學前輩們相提並論?文學應該反映社會問題,還是忠於作傢的內心世界?中國當代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如何?為瞭回答這些問題,本期《對話》節目有幸請到瞭張旭東教授。在正式對話開始之前,讓我們先看一條短片。
畫外音:每四年頒發一次的茅盾文學獎是中國文學最高榮譽獎項之一。它是根據中國文學大師茅盾先生的遺願設立的。茅盾先生經歷瞭中國的革命時期,並曾擔任新中國首任文化部長。在彌留之際,茅盾先生捐出瞭自己的稿酬設立瞭這個獎項,以資鼓勵青年小說傢。從1982年開始,茅盾文學獎很快便成為瞭中國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巨變的縮影。獲得此殊榮的作傢已經影響瞭幾代中國人,王安憶是影響力最大的獲獎作傢之一。她的長篇小說《長恨歌》敘述瞭一個上海女人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到文革結束的人生故事。許多人認為王安憶沖破瞭禁忌,是中國年輕一代的代言人。茅盾文學獎不隻反映城市生活,也非常重視講述中國的鄉村故事。路遙、陳忠實和賈平凹等作傢深入描寫瞭中國農村發生的歷史變化,他們的作品被成功地搬上瞭大銀幕。2011年,莫言和其他四名作傢一起,獲得瞭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此後,他又因獲頒諾貝爾文學獎而名動全球。諾獎評委會認為莫言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融合瞭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隨著中國文學在國內外越來越受到認可,它更加生機勃發地反映著中國的巨大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