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瞭磔刑的袁崇煥,到底是英雄還是賣國賊?
文章分類:明朝
袁崇煥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忠君愛國堪比嶽飛,也有人說他通敵賣國堪比秦檜,直到金庸寫瞭《碧血劍》,書裡面把袁崇煥塑造成瞭大英雄形象,人們對他的印象再次變得模糊起來。中國歷史上有爭議的人物很多,但是評價這麼極端的卻很少見,歷史上的袁崇煥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在此我們僅聊聊他的二三事兒。

通敵賣國,被崇禎判處磔刑

磔zhé)刑是古代的一種刑法,“磔”字一開始不是給人用的。中國古代祭祀頻繁而且風俗各異,有些地方為瞭祭神通常會用肢解的牲畜,肢解牲畜就叫“磔”。但是隨著歷史的變遷,這種祭祀方法逐漸衍變成一種慘烈的酷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屍。《六部成語》中說:磔刑是“碎磔之刑也,俗名剮罪也”,這就是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也就是後來的凌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