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以詩文的形式評價辛棄疾?
文章分類:南宋
少年的稼軒,清華高揚豪情萬丈,秀口一吐便是絕妙好辭: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裡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言語之間流轉的是英雄氣,看試手,補天裂。那樣的年少輕狂,仿佛萬裡江山,盡在指掌之間,翻手為雲覆手雨。
中年的稼軒,蕭疏雍穆,已明人生苦短。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佈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
他還願整頓乾坤事瞭,拂衣而歸,駕一葉扁舟,消逝於滄海月明之間,那是有氣節士人的通病,偏他做得一絲不茍,耿介而悲辛。
“向河梁、回頭萬裡,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已是滿座衣冠猶勝雪,更無一人是知音,想無數年前的稼軒何等寥落,他的繁華三千路,一個人寂寂走盡,隻有在歲月衰老之後,驀然回首,看見寂寞如雪的稼軒,冷清地站在燈火闌珊處,眼神明睿清冷,像是絕唱,像是本身的光陰。
雖然他以豪烈慷慨傳世,但我總覺得他的人生是一支禪曲,宜在姑蘇城外,寒山寺畔聽之,佐以舊年落雪烹泡的清茶,可以看得一世煙雲,煙雲過後,像做瞭一場黃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