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汪精衛刺殺攝政王,最後自己也被刺殺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文史 | 魯迅惜書
一部清朝史,兩個攝政王:起也攝政王,終也攝政王!,汪精衛作為熱血青年,對晚晴朝廷的腐敗深惡痛覺,他決定刺殺清朝最後一個攝政王,被捕後,寫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千古名句.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被抓後,朝廷告訴他,要是讓你來當官,來治理國傢,會比我們搞得更差,25年後,汪精衛自己還真做到當年被他刺殺的攝政王那個位置上去瞭,同樣也被愛國青年刺殺!
歷史,權力就是這樣,看誰當權都是在腐敗,沒有一種良好的機制,自己當權也一樣!至於抗日戰爭爆發後,汪精衛“還都南京”那是後話瞭!
1910年4月,北京發生瞭一個轟動全國的大案,汪精衛、黃復生刺殺攝政王未遂。好傢夥,熱衷暗殺的革命黨,終於炸到北京來瞭。盡管沒得手,汪精衛卻從此聲名大噪,即使後來投敵做瞭漢奸,人們也會感喟,卿本佳人,奈何做賊。作為此案的副產品,汪精衛還因此贏得瞭一位南洋富商小姐的芳心,從此不離不棄,一直到在南京老虎橋監獄關到死,也不肯說汪半個字的不是。
暗殺往往是讓歷史拐彎的轉機。1914年6月,如果不是塞爾維亞青年普林齊普刺殺奧地利王儲費迪南大公,第一次世界大戰即便遲早要爆發,肯定也要推遲幾個月。這幾個月裡,能發生什麼事情,誰說得清?當日如果汪精衛刺殺成功,攝政王連同刺殺者汪精衛一命歸西,日後的歷史,就不好說瞭。晚清的親貴政權也許不會因此有本質的改變,但國民黨的歷史會很不一樣,至少後來日本侵華時,不大可能找出汪精衛這樣的人,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傀儡政權。但是,這一切的變化,都因為1910年4月2日這天夜裡,一個北京鴉兒胡同的居民出來拉瞭一泡屎,全都給毀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