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傢專欄】宋太宗為何重用寇準
文章分類:北宋
寇準962—1023年)是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相,他出身普通耕讀人傢,科舉考試名次一般,卻得到太宗賞識,不到30歲進入宋朝的中央領導集體。太宗對寇準的賞識、提拔,是一段開封政壇佳話。
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也就是寇準擔任成安縣長的第二年,他離開成安,來到首都,得到瞭宋太宗趙光義的親切接見。按照當時的規定,一任縣長是三年,在這三年當中是不能隨隨便便離開本職崗位的。那麼,寇準為何能在擔任成安知縣的第二年就見到太宗皇帝呢?正常情況下,知縣不能離開崗位。也就是說,如果知縣離開瞭崗位,那一定是發生瞭非常事件。讓寇準離開成安知縣崗位的這個非常事件,就是北宋政權和黨項族首領李繼遷之間的戰爭。黨項是當時中國西北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生活在今天的陜西北部一帶。自從宋朝建立,黨項就一直向宋朝的皇帝稱臣,名義上接受宋朝中央的領導,但實際上實行的是“區域內自治”。這種狀況持續瞭20多年,到瞭982年,也就是宋朝建立的第二十三個年頭,黨項人的首領李繼捧主動放棄自治。他親自率領族人到開封朝見宋太宗,獻上瞭土地和人民。太宗也在開封給李繼捧賞賜瞭宅邸,讓他在開封安瞭傢。按照約定,黨項人的土地要交給宋朝政府,由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而所有的黨項貴族都要搬到開封來。但是,在這些貴族當中,卻有一個人打死都不願意這麼做——這個人就是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他帶著一幫黨項人逃到瞭沙漠裡,跟宋朝的政府軍打起瞭遊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