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是如何貶底別人抬高自己的(節自《國學經典跟我讀:儒傢十三經》)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褒姒與周幽王是什麼關系?褒姒最後是怎麼死的
周公是周朝的忠臣良相,又是儒傢推崇的聖人。他忠誠能幹,處事穩健,

有著安邦定國的大智慧。東征勝利後,他對叛逆者並未趕盡殺絕,僅僅處死瞭首惡武庚和管叔;對參與者蔡叔、霍叔等隻作流放、廢黜等處罰;同時又錄用蔡叔的兒子,封在新蔡。
對於降而復叛的殷人,周公也並未斷絕其香火。他把微子封在商丘,以承商祀,是為宋國。這個咱們前面已經提過。
周公還在東方營建起一座大城——洛邑,又叫成周,把殷族的上層人物遷移至此。此外又繼承前代文化,制定禮樂制度,也就是周禮。
周公特別愛才,聽說有賢人來訪,如果正在吃飯,就趕緊把嘴裡的食物吐出來;如果正在洗澡,也趕緊把頭發挽一挽,忙著出來會客。後人稱贊他“一飯三吐脯肉幹),一沐三握
發”。曹操作詩就曾說:“周公吐脯,天下歸心!”正是拿周公自比。
不過周公活著的時候,因為功勞太大、權力太高,沒少受人猜忌。就是侄子成王,對他也是心存敬畏,常在心裡“犯嘀咕”。——他哪知道周公對他父子倆的一片誠心呢?《尚書》中有一篇《金縢》,記錄瞭這樣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