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為什麼說 “蔡文姬就是我!”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6月12日,是郭沫若先生離世38周年。盤點他跨越多個領域的不朽之作,歷史劇《蔡文姬》的創作和演出最可謂起伏跌宕、一波三折。而且,關於這部戲的爭論至今仍然難以畫上句號……
《蔡文姬》為何醞釀瞭30年?
郭沫若是個寫作奇才,速度之快讓人瞠目。一個早上就可以寫出數千字,而且落筆成章,基本不需要修改。他一生寫過十餘部歷史劇,大多隻是幾天即可完稿,《孔雀膽》用瞭五天,《屈原》總共十天。1942年,他還創造瞭一年完成四部歷史大劇的紀錄:《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然而,《蔡文姬》從醞釀寫作到演出卻經歷瞭漫長的30年時間,成為郭沫若一生中僅有的創作怪異現象。
上個世紀20年代初葉,郭沫若攜詩集《女神》以驚世駭俗的叛逆形象橫空出世。無產階級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是他叛逆形象的兩大支點。他把女性解放的矛頭對準瞭“在傢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陳腐道德觀念,為“在傢不必從父,出嫁不必從夫,夫死不必從子”的新道德奔走呼號。郭沫若選擇瞭王昭君、卓文君和蔡文姬作為叛逆女性的代表,擬創作“三不從”三部曲。1923年歷史劇《卓文君》問世,1924年《王昭君》誕生,而《蔡文姬》卻遲遲沒有動筆。1925年雖然創作瞭《聶嫈》,算是補上瞭三部曲的欠缺,但人們仍然期待著《蔡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