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和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傳播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在中國史學近代化過程中,各種不同的傾向幾乎是齊流並進,而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傳播則是其中的主流。郭沫若在1928年旅居日本後,開始研究中國古代歷史,至1978年逝世為止,在整整半個世紀中,他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展作出瞭重要貢獻。
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郭沫若開辟瞭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歷史的科學道路。他在1929年寫成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首次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系統地闡述殷周史的發展規律以及重要社會問題,為殷周史的研究奠定瞭初步基礎。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的《自序》中寫道:隻要是一個人體,他的發展,無論是紅黃黑白,大抵相同。由人所組成的社會也是一樣。中國人有一句口頭禪,說是“我們的國情不同”。這種民族的偏見差不多各個民族都有。然而中國人不是神,也不是猴子,中國人所組成的社會不應該有什麼不同①。
在國內外的反動派都在叫囂共產主義不符合中國“國情”的時候,郭沫若發出瞭如此鏗鏘有力的聲音,不僅極大地鼓舞瞭一切進步人士對革命的勝利和信心,更告訴人們中國古史的研究也必須以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來指導。在郭沫若看來,殷代階級制度雖已逐漸抬頭,但還處在氏族社會末期,他之所以作出這個結論,除瞭因為對殷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水平估計過低外,顯然還由於受瞭王國維的“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殷周制度論》)的觀點影響。他的這一看法,在當時雖然受到瞭不少人的反對,但其影響卻是很大的。所以,後來當郭沫若自己已經放棄瞭這一結論時,還有人仍然堅持這個觀點,便是其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