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如日中天的年代:顧炎武何以疏遠昆曲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劉伯溫和李善長的對決,足見智慧遠沒有實力重要
顧炎武一六一三年-一六八二年),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以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為人,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之為亭林先生。南直隸清改江南省)蘇州府昆山縣今江蘇蘇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傢、經學傢、史地學傢和音韻學傢,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
顧炎武像清代葉衍蘭繪取自《清代學者像傳》
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傢顧炎武先生在世時,正是昆曲如日中天的年代。照理,高層文人應對高雅藝術發生興趣才合情理,尤其對於本鄉本土的藝術更應如此。但事實上顧炎武比較疏遠昆曲,表現在行動上始終沒有參與昆曲活動,寫作上始終沒有涉及昆曲評介,難道他真的無興趣於昆曲?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通過對顧炎武坎坷身世的回眸,發現似乎有許多可以體諒的原因:
高雅的昆曲興趣可以由傢庭從小培養。如果在牙牙學語時就開始接受昆曲音調的灌輸,那麼自然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昆山名門顧夢圭一傢在其父親的影響下,多位子女長大後都成瞭昆曲大傢。而顧炎武偏偏缺少這方面的培養。雖然他出生於官宦傢庭,但生父和嗣母都不愛昆曲,所以顧炎武從小沒有得到聽曲熏陶的機會,因此就沒有這方面的遺傳因子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