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談顧炎武的治學與人格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自成的短見,註定他隻能是失敗
顧炎武(1613——1682)江蘇昆山人,明末清初的傑出思想傢、史學傢。原名絳,子忠清。明亡,改名炎武。學者尊為亭林先生。青年時參加復社。在數次參加科舉考試失敗後,退而讀書著述。1635年清軍南下,顧炎武先後在蘇州與昆山參加抗清鬥爭,後輾轉太湖一帶廣泛結交抗清志士;以匡復明室為志的他,對翰林院學士熊賜履推薦其赴京修撰《明史》表示拒絕。四十五歲時,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開始瞭二十餘年的北遊,行蹤抵達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陜西數省。其間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寫出瞭《日知錄》等五十餘部著作。以顧炎武為代表的經世致用之實學,革除瞭晚明王學末流之弊,開啟瞭清代實學的先河。清代學者主要是承傳、發揚瞭他開創的治學精神和方法,才演成瞭乾嘉漢學的鼎盛局面,並取得瞭清代學術文化的豐富成果。梁啟超評價顧炎武為“清學開山之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對他的“學者人格”表達出由衷的欽佩和贊揚
何謂“學者人格”?梁啟超指出,“所謂‘學者的人格’者”,就是以精力專註於學問,“不以學問供學問以外之手段。故其性耿介,其志專一。”(《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說,像顧炎武這樣的學者在學術史上“能歷久而常新者,不徒在其學問之淵粹,而尤在其人格之崇峻”(《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正是靠著一批又一批這樣專務於學術的學者,靠著這種崇峻的人格和鍥而不舍的學術精神,才推動瞭各個時代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