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如何走上史學研究之路的?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剃刀邊緣林森結局是什麼 風掌櫃真實身份最後死瞭嗎
郭沫若:從這樣的歷史態勢中走進歷史學
作者:蔡震
作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代表人物,郭沫若在馬克思主義史學界的學術成就與地位毋庸置疑。然而,在當代史學研究領域出現多元化取向的情勢下,對郭沫若的評價或被質疑或被模糊,甚至被顛覆。個中緣由,既源於對唯物史觀史學做歷史思考時走入誤區,也由於將郭沫若史學研究等同於郭沫若史學論著其闡述的種種學術觀點)研究所造成的偏謬。
郭沫若進入學術領域並領一時之風騷已為往事,但那是現代學術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存在,具有開拓意義的存在。我們今天來回看、評說這一學術文化存在,當然不應該“架空”歷史,更不能妄說歷史。然而實際情況是,在說到史學傢郭沫若的時候,許多人已經忽略,或者說不清郭沫若是怎樣走進瞭史學,並且走出瞭那一片輝煌。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回到80餘年前的歷史場景中,再去看一看這一切是怎樣發生的。
轉向歷史學研究
“想運用辯證唯物論來研究中國歷史的發展”
1928年仲夏,攜傢人流亡日本、避居千葉縣市川市鄉下的郭沫若又被一種寫作欲望擾動瞭。他已沉寂瞭近半年,其間主要精力都用來讀書,因為一方面,遠離國內生活現實,削弱瞭他的文學創作沖動;另一方面,與創造社同仁開展的文化批判運動,迫使他大量閱讀社會科學方面的理論書籍,廣泛涉獵文學、文藝理論、哲學、經濟、歷史等社科領域書籍。與此同時,經受過大革命風雲激蕩的洗禮,國內思想文化領域正圍繞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問題展開激烈討論。親歷瞭大革命的郭沫若當然也在思考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