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縱橫捭闔(二)之韓慶卻薛公、蘇代全西周、司馬錯定巴蜀
戰國期間七國爭雄,互相攻伐不絕,謀臣說客層出不窮,然而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聰明睿智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對於商場你爭我奪、政界明爭暗鬥均有很好的警示或示范作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雖然是兩千多年前發生的事,於今日來說仍大有裨益。今日小編講三個故事。
故事一:韓慶卻薛公
韓慶是西周君的謀臣,名不見經傳,卻也為維護弱小的西周做出瞭很大的貢獻。薛公是誰呢,姓田名文,是齊威王的孫子,被封在齊國薛這個地方,因此稱薛公,同時他又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號為孟嘗君。薛公樂善好施,廣招各國人才,門下食客竟然有幾千人,因此在戰國時期很有名氣。秦昭王即位為瞭得到人才,就請薛公去做丞相。可是沒多久,秦昭王竟然聽信讒言把他關進瞭大牢,薛公僥幸得以逃脫,回到齊國做瞭齊國丞相,他恨透瞭秦國,於是幫助魏國、韓國攻打楚國,取得勝利之後,帶著兩國軍隊準備進攻秦國。這時候路過西周這個小國傢,於是利用大國的威權向西周借兵借糧,實際上哪裡是借,分明是要。韓慶替西周君出瞭個主意,他對薛公說,先生帶著魏國、韓國的軍隊攻打楚國,歷時九年,取得楚國宛、葉以北的地方,使得魏國、韓國比之前更加強大瞭。如今又要攻打秦國,結果會使魏韓兩國越發強大。魏韓兩國南面不擔心楚國,西面不擔心齊國,國土擴大而力量增強,那麼必然成為齊國的禍患。我私下為您感到擔心啊!不如這樣,讓我們西周為齊國做點事,首先西周與秦國交好,而齊國帶著三國聯軍到函谷關卻不必進攻,讓西周的使者對秦王說,薛公一定不願意進攻秦國卻使魏韓兩國強大,他之所以攻打秦國是為瞭得到楚國東邊的土地。這樣一來,秦王為瞭躲避禍患,一定會釋放軟禁的楚懷王,楚王回國以後為瞭感謝齊國,必然將東邊的土地割讓給齊國,與齊國交好。而秦國沒有受到削弱,仍然是趙魏韓三國西邊的威脅,三國肯定仍舊倚重齊國。如此則齊國兵不血刃而得楚地,且與楚韓魏趙四國交好,請允許我代表西周出使秦國來完成這件事,願齊國不再借兵借糧。事情果然如韓慶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