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晉武帝立一個白癡當皇帝,竟是因為一個孩子的一句話
西晉武帝病死,晉惠帝司馬衷繼位。老皇帝年老病死,新皇帝接班登位,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晉武帝死後,即將繼位的晉惠帝司馬衷是個生性癡呆的白癡皇帝,這著實給中國歷史幽默瞭一把。一個千古流傳的大笑話就是由他而來:當時各地鬧饑荒,地方官上報給朝廷說,災區老百姓沒有飯吃,餓死瞭許多人,他覺得很奇怪,忽然靈機一動說:“這些人為何不吃肉糜?”大傢聽瞭面面相覷,不知說什麼好。他在華林園聽到蛙聲,問左右蛙叫是為瞭公傢還是為瞭私人?有人為瞭討好他而故意回答說,在官府土地上叫的蛙是為公,在私傢土地上叫的是為私。
雖然中國封建社會皇帝是世襲制,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一個白癡被立為皇太子,且最後繼承皇位者,還是比較少見的,晉惠帝可以說是其中的一個特例,何況他並不是晉武帝的獨苗。皇帝一般都有一群兒子,武帝也不例外,共有二十六個。後來“八王之亂”中的八個王,就有三個是他的兒子,即楚王司馬瑋、長沙王司馬義和成都王司馬穎。還有一個小兒子第二十五子)司馬熾,繼惠帝之後,也做過皇帝懷帝)。他們都不癡不呆,如能繼位為君,總要比惠帝好得多。但當初武帝為什麼還要立他做皇太子?惠帝是武帝頭一個夫人楊皇後的親生子。這位楊皇後生有三個兒子,長子幼時天折,惠帝是次子,還有一個是秦王司馬束。這時,依次序立太子,當然應該立司馬衷。但武帝對於這個兒子的智力水平,似乎既有點瞭解又不大瞭解,因而對他進行過一次考核,讓他對一些政事擬出批文。他的老婆賈妃讓人代起草文稿,此人就引經據典寫瞭一大篇。旁邊有個精明的傢夥說:“這樣不行,陛下一眼就看穿瞭,隻能就事論事不可以引用他書。”賈妃就改命此人起草,他果然寫得淺顯明白。太子也就照抄不誤,交給武帝。武帝看瞭,心中大喜,覺得這個兒子事理還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