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小老弟”、革命“良師”,奈何與蔣越走越遠,最終潔身而退?
在孫中山去世之後,黨內接班人之爭主要圍繞胡漢民、汪精衛展開,蔣介石尚無能力和資格參與爭奪。隨著廖仲愷案的發生,胡漢民被迫出走,身為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地位開始逐步上升,而當蔣利用非常手段逼走粵軍總司令許崇智之後,他在黨內的實際地位晉升至第二,僅次於汪精衛。1926年“中山艦事件”的發生又令汪精衛負氣出走,蔣介石幾乎成為國民黨高層政治角力的唯一贏傢。盡管政治對手接連暫時退場,蔣介石本應更感輕松,但因疑慮“中山艦事件”是對他個人的陷害,蔣的精神似乎受到打擊,處境十分艱難。正當此時,“唯一能為蔣氏出主意”的張靜江發揮瞭極為重要的作用,迅速趕到蔣的身邊,在幕後輔助蔣度過困境,逐步上位。
1934年,上海,汪精衛與國民黨元老合影。後排左起:汪精衛、李石曾、褚民誼、蔡元培,坐者為張靜江,左右為其兒女
“中山艦事件”發生後的第三天,受蔣介石的急召,張靜江就從上海趕到廣州,暫住在蔣介石寓所的對面,成為當時人所共知的幕後人物,以至於廣州城甚至傳言張是“中山艦事件”的神秘核心人物。根據張國燾的回憶,當時另一元老譚延闓替蔣介石在外與各方勢力進行周旋,但“一切重要政治問題,都由蔣介石、張靜江和鮑羅廷三巨頭秘密商談進行”,三人商談的最終結果是,1926年5月召開的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蔣介石力排眾議要求設置中常會主席,同時提名張靜江擔任此職務。隨後蔣介石誓師北伐,而張靜江則居於幕後為蔣保駕護航,按照朱傢驊的說法,在北伐期間後方的一切事務,均由張靜江總握。從此時至1927年8月蔣介石通電下野的一年多時間裡,張靜江在所有重大事務上都給蔣以堅定的支持,甚至當時在是否遷都武漢的問題上,張的反對態度較蔣更為激烈。因此在1927年3月寧漢對立最為嚴重的時刻,武漢方面公開推出“打倒張靜江”的口號,以借此攻擊蔣介石。正是在把持軍權的基礎上,蔣介石借助革命元老的政治能量,為其“清黨”反共、另立中央等政策主張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