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宋襄公到底是仁義還是迂腐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荀子為什麼寫“勸學解”?
齊桓公死後,他的五個兒子都想當國君,互相爭鬥,於是齊國出現瞭內亂。從此,齊國國君再也當不成霸主瞭。齊國的公子昭想起父親曾跟他說過,宋國國君為人仗義,會對他有所幫助。他覺得沒有別的路可走,就逃往宋國,尋求幫助。
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當一個威震天下的霸主,就率領軍隊護送公子昭回國。到瞭齊國,宋襄公殺死瞭豎刁、易牙等奸臣,立公子昭為齊國國君,就是齊孝公。
宋襄公平定瞭齊國的內亂後,非常得意,就約曹、邾、鄫在曹南會盟。在會盟時,他為瞭樹立自己的權威,竟然讓邾君把鄫君殺瞭,以他作為犧牲來祭奠社神。
後來,宋襄公覺得楚國的力量非常強大,就想約楚國會盟,借楚國的力量壓服中原各國。他將自己的主意向群臣說瞭,沒料到他的哥哥公子目夷堅決反對。目夷說:“我們宋國是個小國,有什麼實力去爭當盟主?如果您非要這麼幹,肯定撈不到任何好處!”可是,宋襄公鐵瞭心要當霸主。
楚成王接到宋襄公請他會盟的邀請,居然同意瞭。齊孝公是宋襄公扶立為君的,也願意與宋國會盟。齊、楚兩個大國既然同意,很多中小諸侯也願意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