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朝到清代,幾乎所有帝王都有謚號,卻唯獨秦始皇沒有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述而]之五: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謚號”最早是由周朝周公制造的,其作用是國君去世後,後人用兩個或一個字來概括他一生的功過是非,從周朝開始一直到清代,幾乎所有朝代所有帝王都在用這個謚號制度,但唯獨秦始皇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這裡,讓我們先來科普一下“謚號”的知識吧!說白瞭,謚號也就是一個五十幾個字的文庫罷瞭。謚號通常分為三個類型:表揚型、批評型、同情型,我們常聽到的什麼文帝、武帝,就是最常用的表揚型謚號,幾乎各朝各代都有,文指的是經天緯地,武指的是克定禍亂、剛強直理,文、武常用在各朝各代的開國皇帝或具有建國偉業之功的歷代帝王身上,比如我們常熟知的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
既然有表揚型就有批評型,往往談到古代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時,我們都會想到商g/">紂王,而商紂王的“紂”就是周朝給他上的謚號,意指殺戮無辜,又如隋煬帝,煬乃好內遠禮、去禮遠眾、逆天虐民、好大殆政、薄情寡義、離德荒國之意,隋煬帝的謚號無不顯後人對他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