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商鞅雖死,其“弱民”之法卻未死
文章分類:戰國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說商君“強國弱民”理念
商鞅改革成效與他個人的悲劇結局成為千百年歷史評論的主題。如果我們關註商鞅“強國弱民”理念在行政實踐中的成敗得失,可以深化對中國改革史的認識。
求國強而弱民,崇尚專制與強權,的確成功推行瞭新法,但也暴露出嚴重的弊端。秦政成敗皆由之。
變法使秦國強盛,終於滅六國,兼天下;然而在軍事成功的另一面,卻是文化上的“天下大敗”,道德淪喪,風俗敗壞。
商鞅變法是促使秦國迅速崛起的重要的政治轉折,也被看作改革成功的實例。所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成為後來實現統一的歷史基礎。商鞅制定的新法除瞭獎勵耕戰而外,又有更具實效的通過什伍連坐制度將民眾組織在政治網絡中的內容,並且以法令形式強制削殺宗室貴族的政治權利,“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據說正是由於打擊舊勢力之嚴厲,“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在強有力的支持者秦孝公去世後,新君即位,商鞅不久竟慘遭車裂之刑。然而正如《韓非子·定法》所說,商君雖死,“秦法未敗也”。商鞅改革成效與他個人的悲劇結局成為千百年歷史評論的主題。如果我們關註商鞅“強國弱民”理念在行政實踐中的成敗得失,也可以深化對中國改革史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