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北周的一位賢王,死後的謚號卻是“煬”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近距離看閱兵:周武王很帥 明成祖很酷
謚號,是古代對一個人生前行跡的評價的稱號,往往具有特殊的含義,其中高度概括瞭一個人生平的是非功過。古代上謚號是很嚴肅的一件事情,謚號一般都比較平允。
漢文帝謚號為“文”,在謚法裡面“道德博文,學勤好問、慈惠愛民”都可以謚為文,謚為文很符合漢文帝生前所作所為。隋煬帝的謚“煬”的意思是去禮遠眾,這個謚號也沒有什麼不適。
但是並非歷史上所有的謚號都是公平公正的,有時候甚至會出現黑白顛倒的情況,像西晉初年的賈充,明明是奸佞小人,生平所為不合法度,死後博士秦秀請求賜賈充謚號為魯荒公,晉武帝不同意,最後給瞭賈充一個美謚“武”。
在北周時期,一代賢王宇文憲卻被自己的侄子上謚號為“煬”,也可以說是一千古奇冤。
宇文憲是宇文泰的第五子,從小就明敏穎悟,神采奕奕,對於事物,往往能夠掌握關鍵點。在宇文泰攻下南梁屬地之後,主動向宇文泰請纓去鎮守蜀地,得到宇文泰的賞識。雖然最後因為年齡太小,沒有成行,還是可以看出他年紀輕輕就志向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