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屬於晉國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是如何推廣到全天下的?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兵聖孫武十三篇奠定瞭世界軍事的理論基礎
“寒食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起源於晉文公紀念介子推的活動。據史書記載,晉文公因為後悔自己燒死介子推的過錯,下令晉國在介子推被燒死的這天不許生火以寄哀思。所以晉國人在這天隻能吃沒有加熱的食物,故名“寒食節”。
有意思的是,“寒食節”本來是隻屬於晉國的節日,春秋時期的其他諸侯國是沒有這個節日的,晉國也不是春秋戰國的最後勝利者。但“寒食節”後來卻發展成為全天下性節日,並與清明節結合,影響持續至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晉國是春秋第一大國,文化影響自然也是很強的。在晉國強盛之時,不少地區都受其影響而過“寒食節”。不過到瞭戰國時期,隨著“三傢分晉”,晉文化的影響開始衰退。等到瞭漢朝的時候,隻有晉國故地約為今山西地區)還有瞭“寒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