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中,齊人三次擊鼓進攻,為何又三次退回來瞭,遇到啥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孫武被譽為兵傢鼻祖,為什麼連一個楚國都沒有消滅?
從某種意義上說,《曹劌論戰》中所描述的長勺之戰,是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分水嶺。
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先把這一段抄錄一下。
長勺之戰)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不知道大傢註意到沒有?這裡打的不是一種戰爭,而是兩種戰爭。甚至可以說,是兩個不同時代打的穿越戰爭。
齊國打的是春秋早期的戰爭。魯國打的是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的戰爭。
春秋早期的戰爭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兩軍打仗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這是一場由齊國挑起的戰爭,既然是齊國挑起的戰爭,那它完全可以選擇怎麼來打魯國。比如說突然襲擊呀兵臨城下呀等等。但齊國不是這樣打的,它首先向魯國遞交瞭戰書,說我要打你,接著,當魯國應戰以後,又選擇瞭一個打仗的地點在長勺,於是在長勺這個地方擺開瞭陣勢作戰。